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化工园区建设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的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02 10: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有毒有害气体,是指有毒并对身体有害的气体,是列入《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中或其他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气体。如CO、NOx等均属于有毒有害气体。 随着第三次工业

有毒有害气体,是指有毒并对身体有害的气体,是列入《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中或其他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气体。如CO、NOx等均属于有毒有害气体。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世界各地的工业园区蓬勃发展,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从1979年设立蛇口出口工业区开始,我国工业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为各地市的产业集聚地,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工业园区贡献了中国GDP的近50%,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由此产生了废气、废液、废渣等物质并不断的排放到环境中,未经科学处理,日积月累的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由此造成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进而影响人类自身的健康生活。工业生产大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石油、化工产业集聚发展已成趋势,顺应这个趋势和对环境的重视以及为了更好的实现科学、高效、集中监管等目的,全国各地化工企业逐步开展“退城入园”行动,至此,缓解大部分区域环境状况的同时,化工园区也成为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的最主要聚集地,环境污染重、环境风险高等问题仍然突出。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环保局为进一步加强工业园环境保护,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努力提升工业园区环境监管水平和环境治理力度。

化工园区是包括石化化工产业集中的各类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专业化工园区和由各级政府依法设置的化工生产单位集中区,为我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大量急需的原料和产品。

为实现化工园区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有效防控环境风险,保障化工园区周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建设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协同预警体系,做好事故排放和非正常排放的预防预警工作,防止园区企业有毒有害气体排放造成园区及周边环境大气污染已成为必由之路。

因此,可通过在园区已具备的监管监测设施基础上,建设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设备,同时采集数据并集合原有监管监测设施数据统一上传预警系统平台,实时监管监测,根据特征污染物(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数据追踪溯源,及时确定污染源头,确定落实责任企业,有效改善园区环境,为进一步扩展环境监测系统的应用能力提供基础。工采网提供环境监测系统中有毒气体传感器,有效监测、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氮(NO)、臭氧(O3)、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最终,化工园区毒有害气体预警体系的建设可实现科学化生态环境综合决策,通过对各类环境质量指标进行量化,综合分析、趋势判断,提前洞察预测环境风险,督促各部门落实环保职责,分区域、分年度、分指标地进行环境质量改善评估和改善。同时,有毒有害气体预警体系的建设有助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为发展与保护并重、“双赢”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网址: http://www.zgsyhhgbzyzl.cn/zonghexinwen/2021/1202/1044.html



上一篇:化工|在使用防爆高低温一体机之前,哪些问题一
下一篇:?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11月29日线上启幕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投稿 |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编辑部|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版面费 |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论文发表 |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