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石油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古代有这么多动植物尸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08 11:4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储存在地下、以碳、氢两种化学元素为主的 烃类有机物 。从全球的分布情况看,石油资源主要 集中在中东、北美、南美等地区 ,而石油消耗热点区域则为北美、

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储存在地下、以碳、氢两种化学元素为主的烃类有机物。从全球的分布情况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北美、南美等地区,而石油消耗热点区域则为北美、西欧、亚太,石油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天然的区域性


石油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我们的衣食住行的所有东西基本上都是从石油中提炼而成的。自从1859年美国开采以来,石油由最初仅被当做燃料用于照明,发展到现在的化工、纺织、塑料、交通等诸多行业对其产生严重依赖,已成为现代社会最关键、最基础的能源物资。

石油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围绕着石油的成因,在地质学界,也和冷战时的美苏两大全球霸权军事对峙一样,形成了西方、俄罗斯两大阵营。虽然,石油工业也已经发展了一个多世纪,但石油的形成迷云始终笼罩着地球各个地方。

现在石油的成油说主要有两种理论,第一种,是生物成油理论


哈勃特在《石油峰值》中认为:“石油是由大量动植物死亡的尸体经过了漫长的时间,逐渐经过高温高压,形成了蜡状的油页岩。”

哈勃特认为石油是由于远古时期生物尸体沉积,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化在加热和压力下形成的。地球上生命物质的总量有限,按照生物成油理论,必然推导出石油峰值论石油枯竭论

而第二种,是非生物成油理论。

前苏联地质学家提出:“原油的生成与动物的尸体没有任何联系,源于地球深处涌出的太初物质。”


其认为地壳中本来就有许多碳元素,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地壳深处的碳氢化合物比水轻,会沿着地缝向上渗透,就成为现在的石油。

对于第一种说法中,石油含有的有机成分,第二种说法反对的证据是,这些有机物成分是由于原本攀附在岩层里的微生物,跟随着地质变动石油渗透时的轨迹混入,才导致的石油存在有机成分


目前,生物成油理论是主流理论,该理论认为,石油是由史前的动植物尸体跟随地质变化沉积形成的。得到绝大多数地质学家的支持和认同,也有极少数的地质学家是支持第二种说法的,双方都不认可对方的证据,坚持自己理论的证据。

实际上石油形成是非常复杂的,目前科学界也没有具体的理论解释。两个理论都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去否定其他的假说,但又能找到证据支持自己的假说。就好像指着一个人说这一定都是由血肉构成的,但是头发、骨骼和指甲其实也是人体的一部分,两个看似对立对抗的理论,其实都是指向石油的形成原因

石油形成的条件很苛刻


首先,需要足够量的有机物质供应。这个有机物质还要求没有被微生物分解,保持完整就直接埋葬的动植物尸体,如果没有巨量的有机物质,根本没办法形成这么大量的石油资源。


其次,需要亿万年的时间。有机物最后转化为石油,和沼泽地里形成的黑色黏腻的泥、农村里的沼气池形成的燃料,粪坑里积攒成的肥料的形成很类似,它们无不是经过长久的时间形成的。通过观察,也能一窥时间的魅力。只不过,石油的浓度、精缩和里面蕴含的能量是远远高于它们的。


再次,需要沧海桑田的地质运动等等。这个过程有点像和面,粉状面粉加水,经过施加力量揉搓,慢慢地改变状态。石油的形成也有这样一个施加力量的过程,海洋和陆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地质运动的作用。石油的原身,就是在这样的力量中被“揉搓”“按压”,然后“变形”,形成石油的状态。

很明显,陆地上是不能全部满足这些条件的。而大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却能满足这些条件,它的有机物质基本上都是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网址: http://www.zgsyhhgbzyzl.cn/zonghexinwen/2022/0108/1127.html



上一篇:消息/年终盘点!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绿色化工
下一篇:硅能源:后石油时代的革命性能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投稿 |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编辑部|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版面费 |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论文发表 |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